校园快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校园快讯 -> 正文

宣钢分院构建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创业

编辑: 发布时间:2011-03-09 点击:

宣钢分院在课程体系构建上,打破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设置课程和组织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,高职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定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,按照职业岗位(群)的任职要求和按照工作过程系统设计构建专业课程体系,在课程的综合化过程中坚持“以技术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”、“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”以及树立“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发展观”。

明确就业岗位。通过市场分析,找出高职学生与本科生和中职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差异,从而明确专业对应的主要就业岗位,即该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岗位;再分析经过3~5年的工作后,学生可以发展成长为中级人才,即发展岗位。

进行职业能力分析。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,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分析,进一步明确专业的能力目标。核心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该专业的核心能力,发展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该专业的拓展能力。

设计课程体系。根据职业能力要求,系统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。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,形成核心课程系统;根据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拓展课程,形成拓展课程系统;根据服务于专业和拓展学生素质的要求,进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,形成通识课程系统,例如大学英语第一学期开设以听、说教程为主的职场英语,第二学期针对不同专业开设行业英语,形成以“基本应用能力+行业应用能力”为特色的高职实用英语综合课程,高等数学课程在与专业需要对接的基础上,更多考虑应用性,发挥数学课程在学生自主学习、创新小组活动的作用,根据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,全程融入创业教育等职业素质教育。